在當前信息高度融合的時代,只有多學科知識的交织碰撞,才气激發創造的火花。爲促進教師加強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科研交流,激發科研交织創新,推動學院科研事業的發展,2021年3月10日中午12:00,學院在教2-417組織了科研興趣組第一次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信通院副院長顧仁濤主持,邀請國家優青獲得者張奇勳老師和吳勝老師就當前熱點技術做報告,信通院彭木根院長
、院科研事情協調負責人劉江以及各團隊中青年教師等近40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彭木根院長首先介紹了學院組織該系列活動的出發點和期望,分析了學院和學科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勉勵各人關注國家重大需求、挖掘新興交织偏向、敢于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爲國家發展和産業進步做出不行替代的貢獻。隨後,吳勝老師和張奇勳老師分別在衛星通信和車聯網通信領域爲各人做出精彩的報告。吳勝老師圍繞衛星幹擾消除技術,介紹了多波束聯合處理、高精度同步等方面的最新技術;張奇勳老師則圍繞車聯網中的感知通信一體化,就資源聯合調度、系統組網等方面的最新结果做了詳細的介紹。兩位老師的報告內容詳實、理論基礎深厚,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中繼衛星幹擾消除技術和車聯網感知通信一體化技術目前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偏向。在接下來討論環節,參會老師就報告中感興趣的問題同報告人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交流。最後,彭木根院長做總結發言。彭院長首先充实肯定了兩位主講老師的報告,並体现學院一定會全力支持列位老師的科研和教學等各方面的發展,最後希望學院老師積極擴展自身的研究領域、形成自身研究特色,爲學院和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本次研討會在與會老師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此次活動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國脈所系,信通郵我”系列學術沙龍的第一場。該系列沙龍旨在加強學院教師間的科研學術交流,凝聚智慧結晶、碰撞思想火花、彙聚理念川流,配合塑造與推進信通學科的新發展偏向,爲學校和國家貢獻科研智慧與力量。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21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