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學院動態

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概況 -> 學院動態 -> 正文

北郵墨工開物教育研究團隊赴中國科學技術館進行交流

作者:閱讀次數:次 日期:2024年04月02日

2024年3月24日上午,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尹長川書記和紀陽教授一行應邀赴中國科學技術館,與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郭哲、副館長廖紅等就墨工開物教育、科技兼愛千人行計劃、墨工開物坊相助事宜進行洽談交流。會後參觀了中國科技館加工實驗車間。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劉春蘭老師應邀同時參加會談。

尹長川書記介紹了北郵信通院面向大一新生的專業導論課革新創新實踐情況。針對傳統教育模式導致學生無法切入創新,自2016年開始學院進行了新的教學嘗試,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和自主探索來學習創新,這種實踐方式讓學生獲得了成就感,並樂于參與。新生工程創新教育模式不僅在本校获得推廣,還擴展至北京市其他高校。老師們進一步將墨家工程哲學引入進來,探索創新的路徑和要领論,希望爲培養創新人才提供理論支撐。科技館作爲學生承載自我探索的平台,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紀陽教授作了題爲“基于墨工認識論的墨工開物教育”的學術報告。他認爲中國的先秦墨家已經提出了完備的實驗法和認識論思想。墨工認識論是古代全球唯一的工程哲學思想,能夠貫通社會、工程和科學等差异的學科領域,但我們在現代的工程科技教學中對于這一傳統文化寶藏的挖掘和繼承很是不足。近年來,北郵信通院已經基于新生工程導論等課程在全國率先開始了墨工開物教育的探索,並發展了墨子四疑、墨子七知等一些教育要领論。2024年更是開始聚焦以鄉村留守兒童支教爲焦点場景的科技創新,以工程科技思維啓迪中小學生,推出“科技兼愛千人行”計劃,聯合十三中分校、北京通州太平莊村進行試點,配合推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館郭哲館長從科學、工程與教育的基礎理論的演變、發展以及中西方對比說起,認爲中國文化中還有许多東西是值得去探索的。從教育角度看,生成型教育是一定要發展的。需要將這種創新性思維、工程思想與要领提前遷移到中小學。墨子的工程思想是很是好的切口。以科技館爲樞紐,將墨工開物教育與認識論的要领嵌入到青少年的科學要领特訓中,讓青少年在探索中體會科學與工程內涵,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創造潛能。

隨後,中國科學技術館副館長廖紅介紹了中國科學技術館的發展和延承,當前黨建事情開展的情況,雙方就潛在的相助內容展開了深入探討。

本次交流在建設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墨工教育,以墨工認識論培養青少年的科學工程素養等多方面與中國科學技術館達成共識,爲今後推動校館深度相助打下堅實基礎。

紀陽教授做報告

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郭哲發言

參觀中國科技館加工實驗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