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加強教育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實現教育、科技和人才強國,泛網無線中心第一黨支部從支部的集體學習活動經驗入手,研究如何充实發揮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靈魂作用,通過構建循環帶動機制,分層培育優秀領頭羊,發揮“四有”好老師的帶頭效應,實現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與課程思政教育建設的協同並驅。
支部通過開展集體學習,系統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二十大事情報告》等學習质料,激勵支部各教師深刻領會如何通過思政事情進課堂等方式把黨的領導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支部從“理想信念”、“學習態度”、“集體觀念”和“建設積極性”分別對教師在思政教育過程中的行爲方式進行考察,由點及面,以強帶弱,逐漸在教師群體中建设起一套思政學習帶動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引領焦点師德師風的良性機制。支部電路課程群教師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樹立先進典型,不斷加強對教師科研和教學技术培訓,通過召開課程建設研討會、開展線上公開課、參與高級研修班等方式,探討、改善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爲師資隊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宁静台,使教學事情越发精細化,深入化,獲北京市教學结果一等獎。
爲進一步推動支部團隊授課質量,支部聚焦于電路課程群的教學革新,召開課程群建設研討會,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曉林教授和北京大學王志軍教授進行指導;召開《電子電路基礎》課程教學經驗研討會,邀請北京市教學名師、支部黨員劉寶玲教授爲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經驗分享,聚焦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配景下的智慧教學與課堂教學革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爲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進,支部鼓勵教師接纳更多先進的教學要领,課題組嘗試以“線上公開課”模式對基礎課程進行傳授,落實“因材施教、分類教育”的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課程興趣並且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爲進一步加強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內涵建設,促進高校教師在教學要领、教學模式、教學體系以及教學素養的提升,發揮骨幹帶頭作用,支部教師王瑩教授和鄧鋼副教授于2023年4月8日至10日參與了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第一期教學骨幹高級研討班,通過專家、學員面對面交流,精准解決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爲持續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不斷探索多元教學模式與教學要领,支部電路課程群黨員教師們依托《電子電路基礎》課程,形成理論與實踐結合、專業性與趣味性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獨立與協作結合的“四結合”課程教學體系,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建设智能測評體系,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相助。
泛網無線中心第一黨支部在學習中提升,在創新中發展,所在團隊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结果一等獎,展現了團隊成員們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卓越貢獻和深厚造詣。在未來,支部定將繼續在廣泛應用中推進人才培養,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推動移動通信領域教育教學發展的深入,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在教育教學中深度掌握領域知識和要领,促進移動通信領域人才的培養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升,爲國家培養更多社會主義事業及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23年5月30日